【资料图】
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“放射性的知识、核的技术,必须跟化学、物理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结合,而不是单打独斗。”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、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柴之芳院士在5月24日举办的2023核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大会期间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,建议加强核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。
“我们这些搞核的人必须跨出核的领域,如果我们走出了核圈子,跟人家物理、化学、信息的去结合,很多瓶颈难题将不难解决。”柴之芳认为,技术层面瓶颈难题的解决需要经过一个发展阶段,要持之以恒,攻坚克难。
他表示,目前,中国民用核技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。目标是2025年之前,中国民用核技术应用产值每年以20%的速度增长。现在发展最快的辐射、辐照材料产值将在2025年达到1500亿元的规模,同位素的产值规模将达到500亿元。
柴之芳认为,不仅要制备同位素,还要制备适合诊断的药物,用于一些病症的早期诊断。早期诊断应该是有度的,要有靶向的药,更科学、准确地做出早期诊断。
在核能利用方面,柴之芳认为,核能可以为“双碳”目标做出重要贡献,应加强核能和其他能源的融合互补。(刘雪 实习生霍星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