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小央视频28日援引日本TBS电视台26日报道,东电方面承认,目前储罐中约有66%的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。在被问及核污染水何时能够全部排完时,东电危机公关负责人竟然称,究竟何时能够全部排完核污染水,东电目前并没有任何具体计划。作为排海计划的实施方,东京电力公司这样的回答也让排海计划更加令人难以信服。话题#东电承认超6成储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标#一度登上每经热榜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为日本电力的龙头,东电是日本电力工业自由化的标志性产物,也曾是日本收入最高的电力公司,在80年代还曾与索尼和丰田齐名。但2011年福岛第一电站核泄漏事故后,该公司开始走下“神坛”。

东电作为福岛核事故的责任方,背负了巨额的赔偿和处理费用,如今的股价已较事故前暴跌近7成。债台高筑的东电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。2022财年,该公司营业亏损高达2289亿日元。不仅如此,福岛核泄露事故之后,东京电力也屡屡陷入信用危机之中,多次被曝出有隐瞒核电站安全问题的“黑历史”。

8月24日中午12点(日本当地时间13点),日本启动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。东电方面表示,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,持续17天,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。

“没考虑排海以外的办法”

据央视新闻28日报道,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多方强烈反对和批评。27日,在东京电力公司开启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,记者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,实地探访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设备。此次外国媒体团共有来自7家媒体的9名记者参加。途中,东京电力公司要求记者不能自由录音录像,全程要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行。

在进行了必要的防护,并且听取了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对多核素去除装置的说明之后,记者来到福岛第一核电站五号机组前,排水设备基本聚集在这里。这也是他们此次采访唯一可以进行出镜的地方。

记者介绍:“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后,将会通过一根蓝色的粗管子,最后再通过一公里的海底隧道,排到大海里。”

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,“多核素去除装置(ALPS)”是关键。当天,东电公司安排记者进入多核素去除装置的远程控制室,进行参观和说明。采访中,东电工作人员多次强调,一旦出现技术问题,他们有多重应急方案可以停止。

但当记者问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统出现问题,有没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处置办法时,东电工作人员表示,没有考虑过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办法。

债台高筑的东京电力

据每日经济新闻27日报道,在一片反对声中,日本从8月24日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。由于时间跨度大,影响范围广,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一经公布,国际社会质疑和反对的声浪从未停止。

为何日方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和抗议,执意要将核污染水排入海中?

按东电的说法,福岛第一核电站面积有限,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,现有储水罐的137万吨储存容量将于今年秋季全部用完。而且,一旦发生大地震,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,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、净化、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。

据环球时报,关于如何处置福岛核污染水,日本经济产业省曾提出地层注入、海洋排放、地下掩埋、蒸汽排放、氢气排放5种核污水处理方案。成本造价显示,注入地层至少需要180亿日元,蒸汽排放需要349亿日元,电解释放需要1000亿日元,固化填埋需要2431亿日元,而排入海洋的成本在34亿日元,显然花费最少。

8月26日,市民手举标语在韩国釜山火车站广场前参加集会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
事实上,自从2011年福岛第一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露事故后,作为事故电站的母公司,东京电力公司面临着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赔偿,公司股价也随后急剧下跌。2010财年,该公司还录得150亿美元的净亏损,当时创下了日本非金融业的企业亏损最高纪录。

东电面临离家避难者、农户和企业歇业的高额补偿,并且也不止一次被法院判决向核事故受害者作出赔偿。例如,2011年8月,日本福岛地方法院曾判决,东京电力公司向因福岛核事故而自杀的福岛居民的家属赔偿4900万日元。据东电官网,截至2023年8月18日,东电就福岛核事故向各界共计赔偿金额达10兆8171亿日元,其中个人赔偿金额达3兆2975亿日元。

除此之外,东电还接受了日本政府的注资。据NHK去年报道,日本会计检查院公布消息称,日本政府通过国债形式向东京电力公司提供了超过10万亿日元贷款,用于发放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赔偿金。

东京电力公司2021年8月公布的还款计划显示,2025财年之前,东电每年将向日本政府偿还500亿日元;2025财年之后,东电每年将偿还1000亿日元。但2021财年,东电因经营状况不佳仅偿还400亿日元,日本政府目前仅收回约2.28万亿日元。5年前测算结果显示,东电将于2051财年还清全部债务,但根据日本会计检查院公布的最新测算结果,东电公司最晚要到2064财年才能还清全部债务。

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日经济新闻(记者:文巧)、央视新闻、环球时报

每日经济新闻

推荐内容